2025深圳中考有哪些變化?家長一定要清楚!
2025年深圳中考政策預計總體變化不大,需要重點關注的是43所高中一類自招采用新招生模式(2024年首次實施)。
與原招生模式相對應,“新”招生模式在于招生項目的細分。在原來一類理工科技、人文社科方向進一步細分到具體項目。有對應特長的考生報名自招優勢會更大,因為考核單一項目相當于加大了分數權重。
2024年一類自招采用新招生模式的招生計劃1833人。從理工科技、人文社科類型到各項目劃分(僅以名稱分類),可以看到理工科技、人文社科均有11個具體項目。

理工科技類型11個項目合計招生計劃1476人,其中招生人數最多的是數學項目,招生計劃530人,其后物理和科創項目招生計劃也接近300。人文社科類型11個項目合計招生計劃327人,約占理工科技類計劃數1/5,其中招生人數最多的是中文項目。
2025年中考指標到校政策預計總體不變,注意最近幾年指標生控制線劃定規則進一步優化,2024年志愿填報前劃定規則如下:
2021年及以前開辦的公辦普高:
其AC類、D類或ACD類指標生2024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該學校前三年(2021、2022及2023年)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。
2022年開辦的公辦普高:
其AC類、D類指標生2024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,2021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與2022年、2023年該學校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。
2023年新建公辦普高:
其AC類、D類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分別為前兩年(2021及2022年)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與2023年該學校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。
2024年新建公辦普高:
其AC類、D類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分別為前三年(2021、2022及2023年)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平均值下降20分。
簡單的說2024(原)指標生控制線為前三年錄取線平均值下20分,參考年份更多,理論上更加均衡。
在實際中考出分后,2024年深圳市中考成績平均分較前三年(2021-2023年)中考成績的均值下降10.37分。為抵消中考平均分下降對指標生錄取資格的影響,最終將各公辦普高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在原有基礎上降低11分。
2025年深圳新增公辦高中速度放緩,目前來看新增學位不到2000個。較2024公辦普高招生計劃6.9萬個變化不會很大。2024年深圳新增3所公辦高中分別為深圳中學實驗高中、深圳中學科技高中、龍華科技實驗高級中學。
除新建高中帶來的學位增長之外,其他高中的學位變化同樣值得關注。2024年深圳22所公辦高中的招生計劃有所調整,其中擴招的高中學校有17所,縮招的高中學校有5所。
由于深圳大部分梯隊高中的錄取線都非常接近,有的甚至多校同分,所以高中學校招生人數的變化也將對學校當年的錄取分數線排位,產生直接影響。詳細情況見下表↓

2024年中考生物與地理(合卷)學業水平考試滿分為100分,生物50分(其中實驗操作考試占5分)、地理50分。這是深圳生地會考首次將實驗操作納入生地總分。
2025屆初中畢業生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考試成績按相應科目分值的10%計入科目成績,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依據,計入2025深圳中考總分。
物理、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卷面分值各10分。物理按滿分7分折算、化學按滿分5分折算,物理成績按筆試成績63分加實驗操作成績7分、化學成績按筆試成績45分加實驗操作成績5分,計入中考總分。
即2025年中考理化合卷滿分120分,但是卷面分只有108分,理化操作占12分。即物理操作卷面分(10分)*0.7計入中考成績,化學操作卷面分(10分)*0.5計入中考成績。
將理化實驗操作計算成績計入中考總分,實驗操作的重要性大大提升,成為考生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2026中考改革將物理、化學實驗操作考試計入中考錄取總分。在保持各科目分值基本不變的前提下,將物理、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單獨計分,滿分20分(物理、化學各10分),中考總分由610分調整至630分。
2025年深圳市中考體育考試預計仍為“1+1”的考試方式。(2026年體育中考為三項選考,新增過程性評價)。
一類項目(二選一):中長跑(女生800米或男生1000米)、200米跑。
二類項目(十四選一):足球、籃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網球、100米游泳(不限泳姿)、50米游泳(不限泳姿)、中長跑(女生800米或男生1000米)、立定跳遠、投擲實心球、一分鐘跳繩、一分鐘踢毽子、一分鐘仰臥起坐(女生)或引體向上(男生)。
深圳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成績(總分)取考試兩項得分的平均分,平均分超過100分的按100分計;考試成績按0.5的權重(50分)計入中考考試總成績。評分標準如下?